恭城端午节习俗逛药市插端午艾药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度百科 端午节习俗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那么恭城人过端午节, 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逛药市 每年端午节前后,远近村医药农以及稍懂一方一药的群众纷纷将自采自种的各种中草药、各种药用动物、矿物等,肩挑车载到圩镇、县城出售。药市上的药材品种数百以上,赶药市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的端午药市,不少人除了购买过节必需的菖蒲、艾草外,还会购买自己想要的各种中草药,很多中草药在平常那是找都找不到的,现在全部聚齐在了县城的二十四米街道,整条街上都洋溢着浓浓的端午氛围。端午药市,不仅展示出恭城独特的瑶族医药民间风俗,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精髓。 插端午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恭城人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把菖蒲、艾草插于门楣,悬于堂中,驱蚊避邪。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挂在门口的那束艾草,真的像一道贴在门上的灵符,可以趋利避害,使主人身心健康。 药浴 端午节这一天,很多瑶族同胞都会上山去采药,据说这天采的草药药效最强劲。老一辈的人认为,在端午节当天采一些草药来熬,烧开以后,用其药水洗澡,可以避免蚊虫叮咬,可以袪风寒,洗毒气,还可以活动经络。久而久之,恭城端午药浴的风俗流传至今。 洒雄黄酒 瑶山蛇很多,这天还要用雄黄酒喷洒房子周围。雄黄酒由米酒、雄黄、大蒜组成。把雄黄碾碎,大蒜瓣拍碎放在碗里用米酒调和而成,喷洒房子周围,雄黄酒用于驱蛇、虫等,蛇闻到味后不进房,不在房子周围挖洞藏身! 划龙舟 端午节划龙舟,中华民族古之传统,栗木常家端午节划龙船也由来己久,每逢端午节必有之。当日,村民踊跃参与,将平时东河、西河之渡船作龙舟,置鼓于船上,扁担当划桨,人人兴致盎然,两岸男女老少争相观看,船上鼓声、呐喊声;河边浪花拍击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祈福保平安佑丰年!盛时有邻村相邀,多艘龙船汇聚于东河竞技欢庆。然传至八十年代末,因陆路交通迅速发展,桥梁兴建,水运悄然淡出,村中渡船随之年久失修,不复存焉,端午节划龙舟活动戛然而止。 直至二O一六年,村民提倡议即行动,兴安常氏族人慷慨赠与新龙舟,社会各界仁士大力资助,栗木常家村端午节划龙舟传统活动得以恢复,距今,栗木常家村已成功举办第二届端午龙舟节。 在这个祖祖辈辈传承的节日里 更多的是传承一种古老的仪式 从中体味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 和恭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望! ?图源:百度恭城社区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恭城社区掌上恭城等 桂林恭城瑶家大院综合编辑 桂林深处·大美恭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chongbing.com/dcbtp/8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狸花英短折耳猫多少钱一只英国短毛蓝白折耳
- 下一篇文章: 这菜是ldquo天赐良药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