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癣菌病又叫真菌性皮肤病,俗称圆癣,癣菌寄生于被毛、皮肤、趾爪角质蛋白并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皮肤发生一系列器质性病变,以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最为常见。该皮肤病约占犬猫皮肤病的30%,且以英国短毛猫、异国短毛猫发病居多。本文就接诊的一例猫感染犬小孢子真菌病例报告如下。

  1基础检查

  患猫为一3月龄母英国短毛猫,免疫不全,常规体内外驱虫,体重1.25kg,体温38.3℃,心率次/分,呼吸30次/分,有耳螨病史,已经治愈。

  2临床症状

  患猫躯干、眼周及嘴周多处出现鳞屑状痂皮,并伴有脱毛,未见明显瘙痒(见图1)。

图1躯干及眼周病灶

  3实验室检查

  3.1伍德氏灯检查:病灶周边毛根部有苹果绿荧光反应(见图2)。

图2伍德氏灯检查结果

  3.2毛发镜检:取病灶处毛发置于显微镜下,可见朽木样毛干,毛髓中空(见图3)。

图3毛干镜检结果

  3.3皮肤压片镜检:病灶处压片后显微镜检,可见成团的分生孢子(见图4)。

图4皮肤压片镜检结果

  3.4培养物镜检:将病灶处毛发拔出置于真菌培养基内,室温25-30℃环境下培养三日,培养基内可见白色絮状物(见图5)。将白色絮状物置于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真菌菌丝,呈光滑的圆筒状(见图6)。

图5真菌培养基内长出的白色絮状物

图6培养物显微镜检结果

  4诊断

  结合患猫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犬小孢子真菌感染。

  5治疗

  5.1口服抗真菌药物

  因伊曲康唑抗真菌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按照每公斤体重5mg口服给药,每天1次。连续使用14天。

  5.2促进皮肤修复

  在第4周,病灶处毛发生长时,给予爱乐滴、黄金点等皮肤修复剂,促进皮肤油脂分泌,促进毛发生长。

  5.3药浴

  每周使用维克派奥洁真菌香波洗浴一次,持续使用4周后,可逐渐减少至1个月药浴一次,半年后完全康复方可停止。

  5.4环境控制

  用吸尘器清除残留在环境中的毛发、鳞屑,同时对器具、环境彻底消毒。

  治疗2周后,患猫病灶未见扩散,鳞屑减少,无色素沉着;治疗第4周,病灶脱毛处毛发开始生长。

  6讨论分析

  犬小孢子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动物机体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搔抓或洗澡,外伤、寄生虫感染及免疫力低下时,可感染发病。起初,少量感染时,表皮可见若干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感染加重,逐步侵入毛囊,菌丝和分生孢子入侵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角质部(毛干),从而使得皮肤表面形成鳞屑状痂皮、被毛脱落、分泌物增多。

  动物感染犬小孢子真菌时,少数免疫力较强、具有良好皮肤修复能力的动物可自行修复。大多数患病动物需进行治疗,在未找到病因前,切勿自行局部使用外用药,否则易出现反复,一旦确诊为犬小孢子菌感染,治疗也应彻底,常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持续治疗,小动物临床上,犬小孢子菌的治疗除全身口服(注射)抗真菌药外,结合药浴效果良好,同时应改善机体体质,合理使用不饱和脂肪酸,将环境彻底消毒,防止再次复发。

许晓鸥

医院医师

毕业后即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工作,热爱学习,乐于钻研,致力于实验室化验与分析。热爱小动物,以保障小动物的健康、提高动物福利为工作目标,立志为宠物诊疗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诊断、皮肤科

医宠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chongbing.com/dcbtp/1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