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东坡

巨有料遇见你刚刚好

青年人才:李新荣李新荣年,李新荣入职眉山中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在产品种类、技术标准、产品研发、工艺制造、质量控制等各方面虚心学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坚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的理念,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

-年,主要从事紧固件产品研发,主持完成了铆螺母项目、80t级铁路货车紧固连接系统项目和10.9级短尾拉铆钉项目。针对资阳机车转向架连接分析研究,主管研发了近1米长、直径为35mm的拉铆钉,为大直径拉铆钉的研制奠定基础。改进NSW型手制动机段修方案,研制了手制动主动轴,配合四方所完成NSW型手制动机安装手制动主动轴的实验验证,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约万元。根据铁路货车悬挂件易脱、易盗现象,参与铁路车辆专用拉铆销研制,完成《铁路货车专用拉铆销、短尾拉铆钉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制定,拉铆销作为独家产品,既保证铁路货车行车安全,又为公司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年,带领工艺研发团队开展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年节约万元以上。主持原材料线径统一工艺优化研究,减少11种规格材料线径,提高原材料线径的通用性,降低原材料库存挤压,提升材料利用率;推动产品自制率提升,套环成型自制率达到90%以上;其中搓丝模具的二次利用节约10万元/年;优化套环模具,使原材料利用率由85%提升到87.5%;利用协同仿真技术分析产品制造过程中工装模具寿命问题,提高模具使用寿命,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对短尾铆钉制丝成型工艺进行攻关,采用全自动一次性搓丝成型技术,替代原有的两次或三次人工操作滚压成型工艺,避免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短尾铆钉的质量稳定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每分钟生产效率提高16件;针对该产品生产瓶颈工序-局部热处理工序,开展工艺优化工作,完成单面套环的局部热处理新工艺试制及相关实验检验,解决了套环铆接后有松动和铆接过程中套环管部翻边的现象,缩短单面套环局部热处理工艺流程,提高产品铆接合格率及铆接质量稳定性,并提升1倍产能。

-年,主持推进紧固件公司二期项目-研发制造能力提升项目的建设,完成城轨动车用拉铆钉生产线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三个子项目的总体策划及技术方案设计,推进项目总体实施;项目实施后,新增产能万套,总产能达到万套,年产智能铆接工具60台,形成紧固连接技术研发全过程试验能力,建设国内领先的紧固连接检测中心。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应用,以紧固件为主要实施载体,以数字化贯通全制造过程,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网络互联为支撑,通过智能设计、智能经营、智能装备、智能仓储、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应用,提升公司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智能制造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11年来,作为核心成员编制完成《环槽铆钉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完成了拉铆销、短尾拉铆钉及内铆式专用拉铆钉等4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荣获6项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获授权专利近30项,其中海外专利3项、发明专利10项;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眉山公司青年科技创新明星、青年精英、十二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受聘为第一届中国中车技术专家。

青年人才:祝笈祝笈祝笈,男,年11月12日生,籍贯重庆市酉阳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车集团技术专家。年考入大连铁道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年7月,他带着投身祖国铁路装备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东坡故里的向往来到眉山,现任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高级主任设计师,从事铁路货车产品设计。

年7月,祝笈从基层技术工作做起,最先在车间从事铁路货车关键配件转向架生产工艺工作。在这期间认真学习,埋头苦干,积极深入生产现场,以最短时间熟悉了相关产品技术资料和生产工艺。当时,他虽然还是一名刚刚入职的新人,但见习期还未完就已开始承担重一些要工作。在车间工作的两年中,先后参加了出口苏丹、巴基斯坦、纳米比亚等多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新产品的生产试制工艺工作,还承担了车间流水线上多种工艺工装的设计工作,部分由他负责设计的工艺工装一直使用至今,为公司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8月,经过车间两年基层锻炼,祝笈凭借自己的优异表现,通过了公司的人才选拔,顺利进入了公司最核心的技术部门产品开发部,成为了一名产品设计师,在新的岗位上开始了新的挑战。产品开发部负责全公司产品的设计开发,这里人才济济。来到这里后,他很快发现了自己不足和与他人的差距。但他没有害怕,没有退缩,不会就努力学,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勤问、勤思考,利用一切机会补足自己的短板。先从车辆研发过程中基础试验工作着手,积极参于产品基础试验工作,在相关产品的试验过程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年初,公司的重要产品25t轴重副构架径向转向架需要在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进行可靠性试验,单位安排祝笈负责试验现场的有关工作。试验现场工作基本都是露天作业,试验数据采集工作十分辛苦,有时需要顶着炎炎烈日,有时需要冒着瑟瑟寒风。在为期近一年的试验中,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认真采集各项试验数据,按时完成试验报告,从不懈怠。这次试验为后期该产品的最终改进定型,提供了许多重要基础数据。通过这次试验,拓宽了知识面,极大的提高了对铁路货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现场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年,经过自身的努力,祝笈的业务能力逐渐得到了单位的认可,已具备担任项目设计主管的能力。在当年辆出口安哥拉铁路货车项目中,公司安排他担任了该项目转向架设计主管。第一次,担任批量产品的设计主管,祝笈既兴奋又紧张。为了不辜负单位的信任,把设计工作做好,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待,力求完美。这批出口车,有5种车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提高重要零部件通用性,最终通过他的设计,转向架只需要对少部分零部件进行改动就能适应不同车型的需要,圆满实现了最初制定的设计目标。

底,公司出口摩洛哥辆石砟漏斗车项目启动,祝笈全程参与了投标工作,并负责转向架投标技术方案的制定。为了让原本打算采购焊接转向架的摩洛哥客户接受公司铸钢转向架方案,他认真细致地分析了摩洛哥招标技术规范和摩洛哥调研资料,反复揣摩客户对产品的主要诉求。为消除用户疑虑,他在铸钢转向架技术方案中,合理运用客户熟悉的UIC标准。经过认真细致地工作,最终制定的铸钢转向架技术方案得到了摩洛哥用户的认可,扫除了投标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障碍,促使了合同最终签订,也为公司生产节约了可观的制造成本。项目合同签订后,他担任了项目转向架设计主管,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为项目最终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获中国南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铁道科技三等奖,并获多项发明专利。

年,公司开拓非洲毛里塔尼亚铁路装备市场。但毛利塔尼亚客户不信任中国制造的转向架产品,所用车辆的转向架一直从美国购买,公司难以实现整车出口。为了让毛利塔尼亚客户认同公司转向架产品,祝笈反复与客户沟通,耐心向客户介绍公司转向架产品的各项性能,最终用户同意了在其采购的25辆水罐车上装用公司的转向架,实现了公司在这一市场整车出口的零突破。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设计中还面临解决沙漠地区重载铁路货车上下心盘磨耗剧烈等技术难题。为了向客户证明中国的产品不比美国的差,祝笈查阅大量资料,认真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设计难题,转向架最终得以研制成功,并在毛里塔尼亚得到成功运用。该项目获中国中车科学技术二等奖。

多个项目的锻炼,祝笈已逐渐成长为公司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主任设计师。年以来,他开始从事更为重要的设计主审工作,先后在出口泰国20t轴重焊接转向架、出口澳大利亚25t轴重径向转向架、出口安哥拉20t轴重窄轨转向架、出口越南米轨转向架等多个项目中担任设计主审,把控设计质量。

转眼祝笈已从事铁路货车产品设计工作15年,在这期间先后参与了二十多项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以项目设计主管或主审角色完成的项目累计实现公司销售收入超3亿元,各项科研成果获得铁道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次、铁道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次、南车集团技奖一等奖1次、中车集团技奖二等奖1次、中车集团技奖三等奖1次、四川省专利二等奖1次、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获2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成绩代表的只是过去,祝笈说他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为祖国铁路装备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区委组织部

编辑:罗方|审核:刘竹

推荐阅读

■对标“天府旅游名县”东坡区力争首创即成

■速来围观!东坡又搞大事啦!

■东坡村庄丨玉龙村集体经济面貌让人刮目相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chongbing.com/yddcb/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