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酷暑炎炎,是信鸽“鸽痘”的高发季节。也是导致信鸽至残的危险季节。刚入秋季,正是治疗和控制鸽痘的黄金季节。

如何辨别“鸽痘”与其他相似病的病理界限,了解鸽痘对信鸽的危害程度,这是许多养鸽新手非常困扰的地方,也是很多养鸽老手较易模糊的地方。

误“断”、误“诊”,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不谈,结果真实的病理病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叫人痛心啊!

为此本人认为很有必要和大家交流关于“鸽痘的不同生长部位对信鸽的危害”、“鸽痘与其他相似病的鉴别与诊断”、“鸽痘的病理特征”及“鸽痘的预防控制。”

一、鸽痘的不同生长部位对信鸽危害与致残

鸽痘按表现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三类。其中混合型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

1、皮肤型:就是发病部位在体表的皮肤上,主要在头部、胫骨以下的脚部、翅、背、肋及gang门周围的皮肤上。初期为小点状,以后不断地变大,混合。经过小疹、水疱、脓疱、结痂四个过程。随后在体表形成多发的痂状赘生物。病鸽有以下症状:精神不振、毛松、食欲下降、废食、闭眼呆立、反应迟钝、行走困难。病程在3~4周。百分之七十会死亡,剩下的虽然存活,但是它们的生长、发育都已受到严重的影响,以失去飞翔的能力和育种的价值。

图1图2皮肤型

2、粘膜型:又名白喉型。病变在口腔粘膜上,开始呈黄黄的小颗粒状,逐渐扩大,结合成黄颜色的痂状物或淡黄白色伪膜,不易剥离。勉强剥离后形成凹面,引起出血和疼痛。同时也会在眼睑边缘和眼睑内发生。这时的鸽眼会结膜弥漫性潮红、肿胀和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发展分泌物由浆液性变成粘液性、脓性,甚至可变成干酪样的块状物。影响视力,甚至上下眼睑粘连、眼部肿大向外凸,进而失明。口腔的病变还会下行蔓延至喉头及食道,严重影响正常饮食。然后饥饿而亡。病程要比皮肤型短。

图3图4粘膜型

3、混合型:是皮肤型和粘膜型混合发生。病程要比单一型的严重,危害更大,死亡率可达95%以上,等于癌症。

图5混合型

二、鸽痘与其它相似病的鉴别与诊断

1、皮肤型与皮肤型马立克氏病、恙螨病的区别

皮肤型马立克氏病是体表皮肤上出现黄豆至鸽蛋大的肿瘤,内容坚实,不断变大,不会自行脱离消失,多零星发生于年龄较大的鸽。

恙螨病是在羽区体表的皮肤上形成中间有一红点的脐状突出,有发痒表现,如用针轻轻地挑出红点,可见爬行迅速的新勋恙螨。

2、粘膜型与毛滴虫、念珠菌病、维生素A缺乏病的区别

毛滴虫病是在鸽的口腔粘膜上出现淡黄伪膜,易剥落,剥落后的部位形成轻度溃疡,不引起出血。

念珠菌病的病鸽嗉囊增加且伴有呕吐,吐出物为似豆腐碎状物。

维生素A缺乏症会伴有眼炎,眼球干凅,皱缩和眼内干酪样物的眼部病变。粘膜可无血分离颗粒状物或伪膜。若及时补充维生素A,病状可逐渐消除。

3、混合型与泛酸、生物素缺乏症的区别

泛酸、生物素缺乏症均是眼睑,嘴角及脚的皮肤上出现颗粒状或痂状物,眼的分泌物增多,上下眼睑可发生粘连;脚趾,脚底脱皮,形成小裂缝或赘生物,角质层。常伴有羽毛脱落,易折断和长骨短粗。只要补充所缺生物素,除严重者,可有良好效果。

三、鸽痘的病理与特征

鸽痘病原属痘bing毒科,禽痘类中的鸽痘bing毒,潜伏期一般4~8天。此病原对宿主有明显的专一性、针对性,即在自然情况下只使感染的鸽发病,而不使其他禽鸟发病。该病原对干燥的抵抗力强,即使放在有五氧化二磷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数年,但在腐坏的环境中会很快死亡。据实验证明:在20摄氏度的条件下,用0.2%烧碱溶液作用10分钟,3%石碳酸溶液作用30分钟其毒性可被致弱。3%甲醛溶液作用20分钟就能将其灭活,或将其放入0.1%的汞溶液、1%烧碱溶液;醋酸溶液中在60摄氏度的温度下3小时就可将其杀灭。

四、鸽痘的预防与控制

鸽痘的预防主要措施就是搞好预防接种。预防接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强毒苗,就是自家苗,用病鸽的痘痂制成。这种预防接种毒性强,鸽群接种后容易大面积的强反应。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与病变,这种有危险,所以不提倡。另一种就是弱毒预防接种。此预防接种可在出壳当天的小鸽子中接种而无任何不好的反应,接种后10~14天便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长达9个月。用时按说明加入生理水或冷开水,在鸽瘤上滴上1滴苗液,随之用针去刺破即可(幼鸽可在翅内侧处做,以免鼻上有刺破而在采食亲鸽鸽乳时引起感染)。接种后80%的鸽不会发病,是种没有危险、效率高、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食物方面还可以在食物和水中加入0.08%~0.1%氯霉素或四环素、土霉素供鸽任意食用。也可用上述抗生素按每只鸽2万~3万单位剂量喂服。患处皮肤涂碘酊或鱼石脂软膏,口腔涂碘gan油,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以上四方面的点滴经验,是本人在多年实践中总结的,现将这些“血”的教训无私地奉献给大家,以作前车之鉴。

真诚地交流知识和经验,是对大家的关心和关怀是对网站的支持和厚爱,互利互赢。同时更希望大家同样利用“海网”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大家进一步交流探讨。

本文有误之处,欢迎大家给予指正。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chongbing.com/yddcb/1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