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作为人类最憎恨的生物之一,竟然来自2.5亿年前的三叠纪,是基本上与恐龙同代的动物,属于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

蟑螂生命力极为顽强,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曾下过这样的定论:假若全球爆发核战争,在影响区内只有蟑螂能够继续存活。

而蟑螂传播疾病的能力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它不像老鼠、蚊子等的危害那么直观,但我们千万不能大意蟑螂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提到蟑螂,南方的朋友们对它可谓是“恨之入骨”。

但是,如果家里有孩子,一定不能见到蟑螂以后就简单粗暴的踩死!

这不是一个特殊的案例,不懂打蟑螂,你可能也随时会中招!

就在前不久,邻居小李的孩子本来在家里好好的,突然就发高烧40度,咳嗽和腹痛,小李和她老公急死了,医院去。

肺炎?肺结核?各种检查做过,都不是。

但就是高烧不退,咋回事?

最后实在没有定论,就上了胸部CT。

竟然看到孩子肺那里,有卵圆形的虫子,虫子一端的鞭毛不停地摆动着……

天呐,肺里咋会有虫?是啥虫?

还是活的……

来不及猜测,最后赶紧上了呼吸机辅助,同时抗感染治疗。

确诊的结果:这些虫竟然和蟑螂有关。

这个肺里出现的虫,叫作蠊缨滴虫感染。

——这蠊缨滴虫,原本是寄生在蟑螂肠道里的,当把蟑螂拍死,蠊缨滴虫虫卵就进入空气里,孩子总坐在地上玩,在地上手脚并用,这虫就吸进肺里,吃到嘴里……

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面前,你踩死蟑螂,虫卵就有可能进入到空气传播进入——肺!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蟑螂这种生物。

“小强”为啥那么强?几个冷知识了解一下

蟑螂的“内功”强大,综合素质在动物界甚至可以拔得头筹,这也奠定了它的生存优势。

生育能力—几何式增长

据悉,全世界蟑螂约有多种,我国有多种。蟑螂种族基数大,即便杀死90%,剩下的10%也能够再繁衍出很多后代。

以最常见的德国小蠊为例,蟑螂出生后2个月内为未成年期,具备生育能力后,一生能交配6~7次,每次产卵约40个,而这个卵之间还可以相互交配、跨代交配,呈几何式增长。

生殖特色—没有雄性也能生

一只母蟑螂能繁衍出上千万只后代,有些蟑螂还可以实现“孤雌生存”,即“自体繁殖”,比如美国大蠊。

表演能力—会装死

蟑螂数亿年来形成了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如果人类与蟑螂正面交锋,它可能会利用装死逃过一劫。

一些蟑螂即使被“砍头”,也没有真的死亡。科学家发现,蟑螂没有头也能生存一个星期,因为蟑螂呼吸主要是通过身体小孔的气门,而不是大脑。

扛饿能力—有水无食能活42天

蟑螂不仅吃食物,还吃垃圾、粪便、血迹、痰液,甚至是木头、纸张、抹布等。

食物不足时,蟑螂会互相残杀,分食同伴尸体;在水源和食物充足的情况下,蟑螂可以存活90天~1年;室温环境下,德国小蠊不吃不喝可以活7~10天,有水无食可存活42天。

适应能力—无惧高辐射、毒气

蟑螂喜暗怕光,白天躲在阴暗潮湿、有食物的缝隙处,到了晚上出来觅食和交配。通常,温度在24~2℃时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

在热带地区,蟑螂四季繁殖、活动;即便在高寒地区,只要冬季室内有取暖设备,蟑螂可照常活动、繁殖。

研究显示,蟑螂在真空、高辐射、有毒气体、水下等环境,依旧可以生存很久,远远超出人类的耐受性。

交际能力—最喜欢和人相处

早在人类住在山洞里的时候,蟑螂就和人共生一处,它的生活环境和人类相似,如对水、食物、温度的要求等。

人的日常活动其实也在帮助蟑螂活下去,比如,随着家具搬运、物流转送、行李托运等方式,都会将蟑螂带入家庭环境,防不胜防。

为什么大部分人类都很害怕蟑螂?除了心理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除了心理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些生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类都很害怕蟑螂:

1、运动方式:

蟑螂以其快速、突然且不规律的运动方式而闻名。它们能够快速爬行、迅速逃跑,并且擅长在狭小的空间中穿行。

这种快速而突然的运动给人一种不可控制和不可预测的感觉,增加了人类对蟑螂的恐惧。

2、外观特征:

蟑螂具有扁平的身体、长触角和黑暗的颜色,这些特征使其看起来与常见的昆虫不同。

它们的外观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警示信号,让人们产生恐惧和厌恶的感觉。

、接触传播疾病:

如前所述,蟑螂被广泛认为是疾病传播的媒介。人们对蟑螂的恐惧也与其潜在的健康威胁有关。

这种恐惧可能是人类对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反应。

4、社会和文化因素:

人们对蟑螂的恐惧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在某些社会中,蟑螂被视为不洁净、污秽甚至灾难的象征。

这样的观念可能通过故事、媒体和传统习俗传递,并在个体层面引发恐惧。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对蟑螂的恐惧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没有或只有轻微的恐惧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蟑螂的存在产生极度的恐惧和厌恶。

这种恐惧情绪的程度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蟑螂滋生过多会威胁到人类健康!

1、蟑螂是严重过敏原!

很多患者在确定过min原是蟑螂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都没有碰触过蟑螂,然而实际上蟑螂是一种吸入过敏原,过敏的发生并不一定需要直接与蟑螂本体接触,它的唾液、蜕皮、分泌物、身体碎片及shi体碎屑、卵及粪便等都是强有力的致min原,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2、蟑螂传播疾病!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蟑螂传播疾病的能力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它不像老鼠、蚊子等的危害那么直观。

蟑螂本身并不脏,甚至还有药用价值,但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喜欢在垃圾堆、污水沟、厕所等场所穿梭,喜欢吃霉烂腐败的食物,而且边吃边吐,到处排泄。

正是蟑螂的这些习性,导致它们容易把病菌传播开。人们食用或接触了蟑螂污染过的食物或餐具等,就可能引发疾病。

蟑螂身上携带约40~5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病原体

蟑螂对人类的健康危害非常严重,它已成为多种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根源。

为什么家里明明打扫得很干净,蟑螂还是源源不断?

1、饮食习惯与卫生问题:

食物储存不当:未密封的食物容易吸引蟑螂前来觅食。

垃圾处理不当:食物残渣和垃圾堆容易滋生细菌,并吸引蟑螂前来觅食。

2、水源问题:

潮湿环境:蟑螂喜欢潮湿的环境,如漏水、水管渗漏等会提供它们所需的水源。

饮水容器:未清洗的水槽、水盆等容器中的水滋生细菌,吸引蟑螂前来饮水。

、温暖的居住条件:

室温适宜:蟑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强,温暖的居住环境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

隐蔽的栖息地:屋内存在大量的隐蔽地点,如墙缝、地板下、家具后等,为蟑螂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

4、外部侵入:

漏洞和裂缝:墙壁、地板、窗户等存在的漏洞和裂缝是蟑螂进入室内的通道。

外部环境:如果屋外存在蟑螂滋生的环境,例如垃圾堆、下水道等,它们可能通过这些途径进入室内。

震惊!蟑螂居然“吃人”!

近年来,网络上诸多网友爆料称自己身上出现了伤口,竟是被蟑螂咬的。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chongbing.com/mxmdcb/1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