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永森

家禽毛滴虫病是由鞭毛虫纲、毛滴虫科、毛滴虫属的禽毛滴虫病引起的寄生虫病。

目前家禽毛滴虫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上消化道毛滴虫和下消化道毛滴虫。上消化道毛滴虫病主要发生于鸽,火鸡和鸡比较少见;下消化道毛滴虫主要发生于乌鸡和鸡。

1、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14天。

病原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因素,维生素A和B饲喂不足,都可以促进本病发生。鸽毛滴虫病还可通过鸽乳由成鸽传给幼鸽。

2、临床症状

禽类感染毛滴虫后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离群呆立;食欲减少或废绝,但饮欲增加,出现腹泻和消瘦。粪便多呈黄白色。有的病禽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3、剖检变化

禽上消化道毛滴虫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喉、食道或嗉囊有溃疡,表面有黄白色伪膜或干酪样坏死物附着,坏死物易剥离。

禽下消化道毛滴虫病主要表现在心肌或肠道有半球型结节,剥开结节并无异刺线虫寄生。

4、实验室诊断

可以取坏死物或结节样物少许,滴加灭菌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置于倍放大的油镜下观察,发现作不规则运动的梨形、圆形、椭圆形中间有强折光性核的虫体,即可确诊。

5、治疗

以硝基咪唑类药物为主,如甲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等;也可以选用硫酸铜溶液进行治疗。

6、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适当加大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的添加量;提倡网养或笼养,减少禽类与粪便接触的机会;在禽类易患本病的敏感日龄,饲料中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进行预防。

养殖大学堂APP









































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rwdbaog.com/jxmdcb/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