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
毛地黄钓钟柳(Penstemondigitalis) 车前科钓钟柳属 首先呢,毛地黄(Digitalispurpurea)是毛地黄属植物,吊钟柳(Penstemoncampanulatus)也作钓钟柳,是一种钓钟柳属植物,原来都是归属玄参科的,新系统划到车前科。而毛地黄钓钟柳可不是两者的混血儿,是钓钟柳属植物,大概是因为基生叶莲座状很像毛地黄吧,取了个这么个名字,从它的种加词“digitalis”便是毛地黄属的植物属名。 整体印象,株高不足一米,这个季节已经不是它的花季了,可以看背后的它的兄弟姐妹,都只剩一个基生莲座状叶了,上个礼拜在世纪公园活动的时候也见了它,只是还没被修剪,还挺着一个带果的杆呢。补充一个,它是多年生的,一般这时候都会进行一下修剪。 基生叶莲座状,上部叶交互对生,描述说秋凉后基生叶会变红,有的品种更加明显红色,从这个上部叶也能看出些红晕了。 花单身几朵着生在叶腋总梗上,呈不规则的总状花序,花色丰富。注意花上面有小蚊子之类的小东西黏在上面 二强雄蕊,雌蕊一个,还有带毛的停机坪,不过这时候貌似没见有蜜蜂出来活动了,倒是有下面这货。 就是食蚜蝇,双翅目昆虫,外表和蜜蜂(膜翅目)还是有些相似的,如果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是容易被欺骗到的。区分还是很大的,首先呢,它只有一对翅膀,另外一对翅膀(后翅)退化成平衡棒了,这点和苍蝇蚊子之类的都是类似的节奏,而蜜蜂是两对翅膀。另外也可以看触角,蜜蜂是膝状的,像汉字里的横折结构,触角对识别昆虫分目还是很大帮助的。 当然,食蚜蝇可骗不了上面的一个住户,当然这家伙(不知名的蜘蛛)应该也不分它是蜜蜂还是啥吧,一律照赶。仔细看的话,在毛地黄钓钟柳的枝叶花上面都密布着好多的毛,还有点黏,而且也能看到不少的小东西挂在上面,已经是残肢了,而且在开花的地方好些蜘蛛,蜘蛛丝,想起之前看的bbc纪录片,这大概也是它们之间互相合作的结果吧,不过一下没注意拍蜘蛛赶走食蚜蝇的画面。 好了,最后果实是这样的,蒴果,一个果实里面很多小种子(感觉这种果型容易想起硕果累累,读音也一样的) 拍摄于上海辰山植物园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rwdbaog.com/jxmdcb/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