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天龙八部是佛教的护法法华经讲
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1.html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序品第一 印广法师主讲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龙族的众生比较特殊。他在人道修行的时候,喜好研究佛法,尤其精进大乘。可惜的是,他没有明心见性,又自以为见道,而且不认真持戒,容易破戒犯戒。主要在男女生活上,这是欲界众生最难突破的关卡。由此业报,他往生以后受双重报应,投生龙胎。由于他能够认真研习佛之经藏,所以他在执行公务时,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可以示现天人庄严相,他有智慧德能呼风唤雨、护持国土,能够在佛座下听经闻法;又由于破戒之罪,故其生老病死之时、酗酒淫欢之时,他现龙蟒之身,很丑陋,很痛苦。其实不光是龙,人也是一样啊!有些人腰缠万贯却百病缠身;有些人位高权重却英年早逝;有些人高寿却穷困潦倒一生。任何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分分己获。祖师大德讲到龙族时候,往往要开示一下「戒与乘」的主次问题:「戒」就是持戒精严,勇猛精进;「乘」就是大乘佛法、智慧法门。那「戒与乘」,分四种情况:一者,戒急乘急——认真持戒,受持大乘,其果报非常殊胜,即生大成就;二者,戒急乘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戒为师,但对与研究大乘开智慧不重视,将来能得人天福报,但是叫「三世冤」,前世修今生得,来世落,在佛法里叫「享痴福」;三者,戒缓乘急——忽视持戒,但他研究佛法很认真,喜欢读诵听闻大乘经典,可惜没有到位,如果明心见性了就不会下三恶道,即使在三恶道里,他也有机缘听闻佛法;四者,戒缓乘缓——其人之来世必下三恶道。我们要好好掂量呐!所以祖师大德才评价:你能「戒急乘急」,好上加好;次则「戒缓乘急」,做鬼、做畜生都有机缘听闻佛法,何愁解脱之日?听经闻法太重要了。下面分别介绍一些有关的龙王。这个龙种族包括龙王、龙子、龙孙在内。难陀龙王摩羯陀国常年风调雨顺,就是得益于「难陀龙王」护持国土,深得百姓欢喜。故「难陀」解释为「欢喜」。摩羯陀国王也是佛的弟子,其国众生都能信奉佛之正法。这有诸多因缘和合。若此国土众生很凶恶顽劣,难陀龙王会不会来护持?不会的。心法一定是「道交感应」。不要忘记,我们一点一滴的事情都与自己生生世世的因缘果报相关。讲到「难陀龙王」必然就涉及到在许许多多的时空点,有风灾、雨灾、旱灾,怎么难陀龙王不来啊?你能怪难陀龙王吗?因缘果报是方方面面的事情,但是不管外界怎么样,我们能把持自己的心,时时事事处处我们能置于欢喜地,你永远自在。怎么永远自在啊?即使世界大战,即使地球爆炸,即使把你投入监狱,一个明白道理的人,自在不自在啊?正好,求生极乐世界,所以明白道理的人,没任何道理不欢喜,他首先解除对死亡的恐惧。跋难陀龙王跟上面「难陀龙王」是兄弟,这两个龙王都是「欢喜」。一个叫「欢喜」,一个叫「善欢喜」。娑伽罗龙王「娑伽罗」是大海之名,此龙王住于此海而得名。此龙为降雨龙神,古来祈雨皆以之为本尊。又此龙为千手观音之眷属,为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身呈赤白色,左手执赤龙,右手握刀,状甚威武。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三》就讲到,娑伽罗龙王之女年八岁,智慧利根,听文殊菩萨讲《法华经》,当下成为圆满佛。和修吉龙王和修吉,译作「多头」。它有九个龙头,专吃小龙之类。多头是不是就是多舌啊?他一个身虽然「多头」,是不是还是一条龙啊?「多舌」再怎么样讲,是不是他一个人在传法呀?好话坏话是不是都是自己的心在变现呐?表「无量是一,一即是无量」。《楞严经》讲「一真一切真」,他那么多头有一个是真的,其它的真不真?都是真的。那么多舌头,一个说真话一个说假话,真话假话是不是都是他自己啊?明白这个道理,这是表「万法归宗于一」。德叉迦龙王德叉迦,译为「多舌」,又谓能损害者。据说此龙王怒瞪人或畜生一眼,对方便告命终。此龙王乐说无碍辩法门,迹示多舌。阿那婆达多龙王此龙王是从池得名,译作无热。山顶有池,名阿耨达池。中有五柱堂,龙王常处其中。这里是表我们的自心本性,自在清凉。摩那斯龙王译作大身龙王,此龙身长能绕须弥山七匝,故称大身。此龙主要降雨时要先起云,然后再待七天才算是完事,起云就告诉众生要下雨要做好下雨的防范,故称为是慈心。优钵罗龙王以其居于青莲华之池,故有此名。「优钵罗」就是「青莲华」。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这是龙子龙孙,还有他的学生部属,都叫「眷属」。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紧那罗,译作「疑神」。怎么「疑神」呢?他的外相跟人一样,就是头上都有一个角。他的职业是专门演奏法乐。我们唱佛歌、赞子,不同于世间音乐。佛赞含义深刻,庄严、肃穆、开智慧。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在这个法乐里,这四种「紧那罗王」分别表小法、中法、大法与持法,表我们修行的次第。「法紧那罗王」就是小法,入门法;「妙法紧那罗王」是提升境界;「大法紧那罗王」,究竟成就;「持法紧那罗王」,无论小中大,关键在于你要受持,不能形同口头禅。所以「持法紧那罗王」还带有修证、证果之义。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乾闼婆译为「嗅香」,也属于鬼神一道。他的职业是搞俗乐,常为玉帝演奏。玉帝点上栴檀香,他就来演奏了。像人世间一样有俗乐和法乐之分:比如《九九艳阳天》就是俗乐,那《国际歌》,《国歌》就是法乐。不光是我们人间喜欢唱歌跳舞,一些鬼神也是。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阿修罗:「阿」译作「无」或「非」;「修罗」译作「端」,或「正」,或「天」,或「善」。所以「阿修罗」可以译作「非天、非善、非端正」。什么意思呢?他有天人的福报,但品行顽劣,好吵闹,好搞人我是非,打架,耍无赖,是这种情况。在有些经典里只有五道,把阿修罗道取消了。因为阿修罗众生在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之中都有。人道里的「阿修罗」,特指那些强盗土匪,不安分守己之人。畜生道是不是也有啊?有的鸡特别好斗,同样的两只猫,有的猫一下跳到你怀里;有的猫你不碰它,它抓你一下。都与各自过去世中的习气相关。在鬼道的阿修罗呢,他也是无事生非!害人啊!吃人啊!但大部分的鬼都很善良。鬼比人善良。人三分怕鬼,鬼七分怕人。下面再分别解释。婆稚阿修罗王婆稚,译作「被缚」。此王与天军交战,被玉帝俘虏,后改邪归正,护持正法。「被缚」作双重观照:第一种观照,被烦恼所缚就会做坏事,后遭恶报;第二种观照,被智慧「如来藏」所缚,就会破除无明烦恼和习气,而得智慧福报。佉罗骞驮阿修罗王佉罗骞驮,译作「广肩胛」,他身强力壮肩宽,发起脾气来,一拳可以把山都打碎。所以「广肩」表力气大,这是表我们「自性本来面目」。我们自性本来面目力大无穷,力大无边,在迷惑颠倒中我们造大恶业,开了智慧以后我们造大佛业,这都是我们本具的智慧、道力、法力。所以对于四众弟子来讲,这个「广肩」是表我们有承担如来家业这个义务、这个责任。承担如来家业,弘扬正法,广度众生,任重道远叫「广肩」,这叫「铁肩担大义」。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译作「净心」。这位阿修罗王是玉皇大帝的老岳父,他的女儿叫「舍脂夫人」,嫁给玉帝。这父女二人都是疑心病重、嫉妒心重。玉皇大帝办公事,听经闻法,这个舍脂夫人就是不放心。因为玉皇大帝长相很庄严呐!她怀疑他出去跟天女搞男女关系,天人也是这样。一次玉皇大帝听佛讲法,她以神通隐藏在玉皇大帝身后,使玉皇大帝感到很不是味,当着佛和诸天大众的面丢自己的面子,把她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为此她向她的父王毗摩质多阿修罗王告状,引发一场战争,阿修罗每战必胜,后玉帝找到佛帮助才得以平息。罗睺阿修罗王罗睺,译作「障持」。怎么个「障持」呢?他可以一手遮天,他一口吞日吞月。但是正确理解「障持」,也是我们的成佛之道。我们以圆顿大法中道之义,可以障持「空、有」二边,而得究竟圆满之道。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迦楼罗王,是大鹏金翅鸟。它那个翅膀有多大呢?两翼相距三十六万里,它平时呢?栖息于须弥山北。它专门以海里的龙为食,一次五百条,所以龙王就向佛告状:「迦楼罗以龙为食,这样下去我们都没有办法传宗接代了呀!」佛说有办法,但是龙族要受持八关斋戒。受完戒之后,佛赐给龙王一件旧袈裟,说:「你拿回去之后,把这件袈裟拆了,分给你的龙子龙孙,每一条龙分一缕袈裟线,系在龙角上,这样大鹏金翅鸟就不能吃你们了。」从此之后,大鹏金翅鸟即使把海水搧干,露出海底,也找不着龙了。然后看见佛的袈裟在那儿,就知道这是佛现神通来帮龙。龙王生大欢喜心,就皈依佛,做佛教的护法。大鹏金翅鸟就去找佛理论:「世尊!您现在对龙是慈悲了,但是对我们可不慈悲;我们没龙吃,那就会饿死,也要断种了。」佛说:「在我法中要戒杀护生,你吃龙是杀生;杀生,冤业就越结越深。你不要吃龙了,就吃斋吧!」「我到哪里去吃斋?」这时候佛就说:「不要着急!今天你们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那么我会吩咐我的弟子,在每逢上供时,送一份斋饭给你们吃,你们自然就可以吃饱了。」于是,大鹏金翅鸟也皈依三宝、受五戒,以后也就吃斋,不吃龙了,并且成为佛教的护法。所以现在佛教寺庙,出家人每次上供的时候,就拿出一点米饭到外边施食,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满。社会上有些人把僧人看得跟寄生虫一样,他不懂得出家人承担着供养十法界一切众生的重任。做法会放焰口也好,普佛也好,三时系念也好,我们通过咒语加持变现出无量的美味食品供养鬼神道众生。再没有用的出家人,他参加做法会,也供养了天人鬼神大众。以此福报即使今生今世因为贪嗔痴慢,可能下无间地狱,但是出地狱以后,即使在鬼道、神道,他也像这个法会上的这些天龙八部一样,在佛座下护法。对于出家众要另眼相待,没有大福报是不能出家的。许多人想出家却障碍重重。这是总讲一下「迦楼罗」。大威德迦楼罗王这一般是群族首领,威信比较好。修行人要把这种世俗的情执转变为教化众生的责任,真正做到佛光普照。走到哪里,都成就众生。这叫「大威德」。「威」必有力;「德」必有助。大身迦楼罗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连大蟒蛇都有几万里长的,切莫怀疑。那些人迹不能到达的什么七金山、香水海、昆仑山呐,多得很。当然在我们地球人类这种气氛中,很大的身体不一定好,会畸形发展。那么在其它佛土来讲呢,大身又属于正常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身」也是暗喻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之大。从横向上来看,无边无际。从纵向上来看,无穷无尽。我们的「真心法身」不仅有空间,而且有时间。时间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又可以当下显现为一粒微尘之大,乃至一念之间;也可显现为无时间、无空间、一个真空,这些都叫「大身」。大满迦楼罗王大满,在这里是表贪心。因为迦楼罗王吞食量很大,那么以此来暗喻佛法的圆满。叫什么?大贪、大嗔、大满,才能成佛。贪一切众生都要成佛,这就变成佛菩萨的心量。真正的「大」,真正的「满」,唯有见「一心三藏」,你才能真正体会出其中的妙义。如意迦楼罗王此处「如意」是表放任自流,吃得痛快,玩得痛快。暗喻我们修行人借闻「一心三藏」之理,破除烦恼习气,才能真正如意。这个时候的如意,快乐是如意,受苦也是如意。别人赞叹你是如意,别人诽谤你也还是如意。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真有意思。龙有龙王,鸟有鸟王,其实苍蝇、蚊子都各有神王。所以前面讲的包括一些人、非人,这是拣主要的来说明而已。人有人精,鬼有鬼怪。那么笼统地来讲啊,鬼道、神道、畜生道之类的众生造业受报,其中有一部分人虽然造了很多的罪业,虽然落入恶道,但是由于在世的时候能够读诵大乘经典的这个因缘,所以他即使落入恶道,也有机缘听闻正法。天龙八部,包括各种畜生类成王、成怪、成精,有缘者皆能在佛座下听闻正法。即使师父在这里讲经说法,一些鬼怪精灵都有在这里听闻正法。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这里涉及到好几个人。韦提希摩羯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阿阇世王上面这位国王和王后的儿子。韦提希,译作「思维」。阿阇世,译作「未生怨」。有公案记载,皇后怀胎时,占师预言此子长大后将会弑父,频婆娑罗王与皇后十分惊恐。就在他出生不久,把他从楼上抛掷至地面,但只摔折了他的手指,婴儿却活了下来。由于他处胎时就与自己结下恶缘,所以频婆娑罗王便把他取名为未生怨。阿阇世长大以后,受提婆达多的挑拨离间:把你的国王杀掉,你当新国王;我做新佛。我来害释迦牟尼,你害你的老子。两个人勾结起来,阿阇世把他的父王关禁闭,重重把守,不准人送饭,要让他父亲饿死,七天以后看见他父亲还没有死。所以查问站岗的怎么回事,那卫兵就告诉他,只有你的母亲韦提希夫人把葡萄等物藏在璎珞(璎珞,是头上戴的饰品,里面是空的)里送给你父亲。阿阇世王一怒之下,连母亲也要杀头。名医耆婆再三劝谏,虽韦提希夫人未被杀,也被关在监狱内。阿阇世王又受提婆达多的怂恿,以狂象加害佛陀。然而,不久提婆达多因犯五逆重罪而灭亡,阿阇世王也受到良心的谴责,心生悔悟,全身长满了恶疮,臭秽难当,他自知业报现前。后来经耆婆劝说,择日拜访佛陀,真诚忏悔。佛陀身放光明,其光清凉,照其身上,恶疮马上痊愈,顿感轻安无比。佛陀再为阿阇世王传授三皈五戒。佛陀刚入灭,就有一位愚痴比丘,不但不觉得悲伤,还非常欢喜地对众比丘扬言:「如今已经完全脱离了大沙门的束缚了!」大迦叶听到这句话,心想:假如今后在教团里出现许多这种破戒的比丘,则佛陀在世时的法与律制必将很快消失,因此必须马上结集经典,以保存正法。于是将此事告知阿阇世王,请王护持,安顿大众,并在结集期中,每日供应饭食,以免分神去乞化。阿阇世王听了大喜,就在当年雨季安居的三个月期间,提供五百罗汉的饮食等,于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郊外,进行佛教第一次的经典结集。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为何拜佛足呢?表破除我执,把自己放到最低位,把老师放于至高无上之位,学生跟老师不可平班对口。不管世出世法皆有师道,这是我们成就的一个秘诀。自古以来诸佛菩萨教导修行人,学生不可以见老师的过错,更不要去专门盯老师的过错打妄想,这是保护我们的自身功德。退坐一面:顶礼老师以后,静静地等待老师传法。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为道交感应之时。佛陀刚讲完《无量义经》,法会大众都充满着恭敬心、欢喜心,此时开讲《法华经》的机缘成熟。四众围绕,从两个角度观照:一者通常说为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传统的佛法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二者,四众又分为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和结缘众。所谓「发起众」,为法会的发起者,或者法会上请法之人——有的是为整个大众请法,乃至为未来世的众生请法,故「发起众」很重要,功德无量。所谓「当机众」,就是这场法会所能教化成就的目标,当然这个当机众根机有千差万别——老师同样讲一句法,有些人听得法喜充满、痛哭流泪、感慨不已;有些人听了以后来讲,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也有些人烦恼倍增、妄想纷飞。所谓「影响众」,那就是菩萨大众——在当年像文殊师利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都属于影响众,带领八万菩萨来捧场;那我们法会也同样有影响众,有些同修已经明白「如来藏」,来参加法会既是进一步深造自己,也是以此来影响、引导其余同修。所谓「结缘众」,你来听一课两课也结下法缘,即使没有当下成就,也已经成为未来世出世之因,最晚在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统统解脱。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供养」是总说。只要进入这个道场,你就是供养三宝。我经常对一些同修讲,你来听经闻法就是对老师最好的供养。「恭敬」是「身业」恭敬——你用目光专注着老师,坐得端端正正,当然我们埋头写字也是端正,这就是「身供养」。「尊重」是「意业」供养,心里对老师生起无比的恭敬心。我经常看到一些人发信息也好,写东西也好,讲「师傅」……告诉大家,这个「师父」不是那个「师傅」——那个「师傅」教你手艺,解决你这一生的问题,这个「师父」教你开智慧,解决生生世世的问题。而且这个「父」是「师父」,不是你的生父、养父,「师」是世间出世间第一尊贵;生父、养父只能这一世生你这个肉团,「师父」是给你「法身慧命」;生父、养父止于一世,「师父」是生生世世。所以你尊重了没有?「赞叹」是「口业」供养——一个人只要开口,就是在宣传,宣传必然就要发生因果报应。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一者,法大。它把三藏十二部经乃至一切万法,统统归纳为一法,都是佛法。这是「大乘」,绝对没有排除小乘,但它是通过排除小乘而达到圆融小乘。二者,心大。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注意:一切众生还包括牛、马、猪、羊、泥巴瓦块,何况人道。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三者,解大。明白了大乘法对一切法都能理解。那真正是理解万岁,这种解是「自性流露」的解,不是叫你去解方程,解答天文地理。随便拿出一个法来讲,你就能解释出如来藏真实法义。四者,净大。始终以清净心待人接物。能得自在。不管在顺境逆境、升官发财、遭难遇祸,宠辱不惊,你都是清净心。一切万法都是我,没有什么好去分别执著,叫「净大」。五者,庄严大。「庄严」就是修行「如来藏」心地法门,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怎么样走路?怎么样吃饭?处处都是自在庄严。泥巴瓦块、牛粪狗屎、一根草叶、一粒微尘,尽足以为一真法界,叫「庄严大」。外道之所以为外道,他只知道看红红绿绿,皇宫宝殿,腾云驾雾;他不懂得牛屎狗粪、臭气熏天也是诸佛如来。要信这个法可不容易啊!六者,时大。时间的真相是什么?无量劫是「时大」,当下一念是不是「时大」啊?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名正言顺,义正词严。依《法华》《楞严》所教,坚信不疑弘扬「见道当下成佛」这个正法。「一念成佛」是不是真正的「时大」啊!佛法修证,无量次第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这就是《法华经》所讲啊!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七者,果大。因果不二。因大,大到什么程度?十法界森罗万相万法,一念而已。这是不是因啊?这就是成佛之「真因、正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深信不疑这个因,当下证果——即「华开莲现」。此处「大乘」是实教大乘,圆教一乘。名无量义,教菩萨法:这就是佛的教诲。读一句《法华经》,胜过大法师读讲无量的经典并教化无量众生证得阿罗汉果位。具体地讲「无量义」,即「无量归于一,一即是无量」。一片草叶、一滴雨、一粒微尘当下具足「一真法界」,当下具足「无量义」。我们的任务是讲明为什么它就是「一真法界」,为什么它就是「无量义」。任何一个泥巴瓦块、一个布头、一根头发丝,它就是释迦牟尼,它就是阿弥陀,它就是你、就是我,信不信?这个法妙啊!所以叫「无量义教菩萨法」。佛在《法华经》讲,在我法中,没有「声闻法」,只有「菩萨法」。菩萨法就是《法华》《楞严》。佛所护念:《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藏」解释为宝藏。「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这四句话要从两种角度来观照:一者方便说,所有的老古佛都是赞叹弘扬《妙法莲华经》,帮助我们生起信心;二者究竟说,「佛所护念」的「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三世佛即是一切万法——一切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树木华草、有相无相万法,就是一部《法华经》,就是一个念,叫「佛所护念」。任何人没有办法不护念。你即使在诽谤《法华经》,你也在护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因为你就是《法华经》。你再怎么样诽谤《法华经》,你都是《法华经》。你护念也得护念,不护念也得护。因为诽谤《法华经》,还加快了成佛的步伐。与《法华经》结恶缘也能得度,但是要受无量的苦。为什么讲诽谤《法华经》也能提前成佛啊?是他自己与自己比提前成佛。一个人要诽谤《法华经》,他终究要诽谤。他今生不诽谤,来世还是要诽谤。那么今生诽谤,是不是提前受苦啊?提前受苦是不是提前解脱啊?所以我们也不要怕,有些人讲,我不敢劝家里的那个人念佛啊!他一谤法就有罪过啊!这是戏论说。即使他诽谤了佛法,他也能提前成佛。我们发慈悲心,是要尽量地把话说好,他能接受就更好。真正有些人,你怎么样讲他都要诽谤,你也必须硬着头皮讲。好好理解这个「佛所护念」。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chongbing.com/jxmdcb/10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鸽ldquo七看两查一模r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